某施工单位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在某城市承接了装配式住宅小区工程,建筑面积170000m2,单体工程设计高度为68m。工程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2019年4月8日上午,工程项目部安全总监甲组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基坑降水(开挖深度7.80m)、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25m)、悬挑式操作平台、施工升降机、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和混凝土模板攴撑体系(搭设高度4m、跨度20m)。甲检查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工程时,发现存在5项安全隐患:①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②作业面脚手板下方未采用安全平网兜底;③作业层外侧设置高度150mm的挡脚板;④搭设完毕未办理验收手续;⑤架体未设供人员上下的专用斜道。甲针对上述安全隐患下发了安全隐患通知单。
下午13:00,工程项目部安排架子班搭设电梯井脚手架,架子工乙在搭设作业过程中没有系挂安全带,不慎从作业面坠落至电梯井底,坠落高度16m。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丙进行汇报。丙立即安排车辆将伤者乙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同时,丙立即向单位负责人丁进行报告。
丁于13:15接到事故报告后,分别向属地应急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丁向属地应急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间最晚不迟于当日( )。
A.14:00 B.14:15 C.15:00 D.15:15 E.16:15
2.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该施工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至少应为( )。
A.3人 B.4人 C.5人 D.6人 E.7人
3.工程项目部在组织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时,下列现场安全管理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A.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
B.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施工时间和责任人员
C.工程项目部对预制构件安装作业人员进行登记
D.项目负责人在施工现场带班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检查
E.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织模板支撑体系验收
4.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甲检查时发现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存在的5项安全隐患中,属于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的有( )。
A.架体未设供人员上下的专用斜道
B.作业面脚手板下方未采用安全平网兜底
C.作业层外侧设置高度150mm的挡脚板
D.搭设完毕未办理验收手续
E.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根据《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施工现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下列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管理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A.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不通过,施工单位修改后重新组织了专家论证
B.编制悬挑式操作平台专项施工方案,方案有设计计算和针对性的措施
C.施工升降机产权单位组织编制施工升降机安装方案,经工程项目部审核后实施
D.基坑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并加盖双方单位公章
E.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中,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 href="https://www.zkjan.com/test/item/real16301.html">案例1
某施工单位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在某城市承接了装配式住宅小区工程,建筑面积170000m2,单体工程设计高度为68m。工程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2019年4月8日上午,工程项目部安全总监甲组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基坑降水(开挖深度7.80m)、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25m)、悬挑式操作平台、施工升降机、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和混凝土模板攴撑体系(搭设高度4m、跨度20m)。甲检查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工程时,发现存在5项安全隐患:①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②作业面脚手板下方未采用安全平网兜底;③作业层外侧设置高度150mm的挡脚板;④搭设完毕未办理验收手续;⑤架体未设供人员上下的专用斜道。甲针对上述安全隐患下发了安全隐患通知单。
下午13:00,工程项目部安排架子班搭设电梯井脚手架,架子工乙在搭设作业过程中没有系挂安全带,不慎从作业面坠落至电梯井底,坠落高度16m。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丙进行汇报。丙立即安排车辆将伤者乙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同时,丙立即向单位负责人丁进行报告。
丁于13:15接到事故报告后,分别向属地应急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丁向属地应急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间最晚不迟于当日( )。
A.14:00 B.14:15 C.15:00 D.15:15 E.16:15
2.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该施工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至少应为( )。
A.3人 B.4人 C.5人 D.6人 E.7人
3.工程项目部在组织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时,下列现场安全管理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A.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
B.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施工时间和责任人员
C.工程项目部对预制构件安装作业人员进行登记
D.项目负责人在施工现场带班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检查
E.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织模板支撑体系验收
4.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甲检查时发现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存在的5项安全隐患中,属于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的有( )。
A.架体未设供人员上下的专用斜道
B.作业面脚手板下方未采用安全平网兜底
C.作业层外侧设置高度150mm的挡脚板
D.搭设完毕未办理验收手续
E.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根据《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施工现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下列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管理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A.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不通过,施工单位修改后重新组织了专家论证
B.编制悬挑式操作平台专项施工方案,方案有设计计算和针对性的措施
C.施工升降机产权单位组织编制施工升降机安装方案,经工程项目部审核后实施
D.基坑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并加盖双方单位公章
E.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中,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某城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工程,建筑面积80800m2,主要包括青少年交流中心、体验中心、学前教育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
1.工程概况
建筑高度:主楼高度46.90m,最大基坑深度17.40m。
建筑层高:地下室最大层高6.50m,地上1~9层层高在4~6m之间。
建筑平面:主楼横轴距离9000mm,纵轴距离7100~10500mm。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外墙装修:玻璃幕墙。
2.主要机械设备
塔式起重机3台、施工升降机2台、高处作业吊篮60台,混凝土输送泵、布料机、平板振动器、振捣棒、圆盘锯、木工平刨、木工压刨、钢筋直螺纹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电焊机、砂轮切割机等若干台。
3.主要周转材料
模板面板:铝合金模板
模板支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外脚手架:地下为落地式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地上为悬挑式脚手架。
操作平台:成品钢制操作平台。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群塔作业时任意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要求。
2.列出该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人员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辨识该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4.根据《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号),列出施工现场的特种设备,并指出安装单位应当履行的安全职责。
" href="https://www.zkjan.com/test/item/real16302.html">
案例2
某城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工程,建筑面积80800m2,主要包括青少年交流中心、体验中心、学前教育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
1.工程概况
建筑高度:主楼高度46.90m,最大基坑深度17.40m。
建筑层高:地下室最大层高6.50m,地上1~9层层高在4~6m之间。
建筑平面:主楼横轴距离9000mm,纵轴距离7100~10500mm。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外墙装修:玻璃幕墙。
2.主要机械设备
塔式起重机3台、施工升降机2台、高处作业吊篮60台,混凝土输送泵、布料机、平板振动器、振捣棒、圆盘锯、木工平刨、木工压刨、钢筋直螺纹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电焊机、砂轮切割机等若干台。
3.主要周转材料
模板面板:铝合金模板
模板支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外脚手架:地下为落地式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地上为悬挑式脚手架。
操作平台:成品钢制操作平台。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群塔作业时任意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要求。
2.列出该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人员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辨识该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4.根据《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号),列出施工现场的特种设备,并指出安装单位应当履行的安全职责。
某医院门诊楼新建工程,建筑面积8700m2,地下3层,地上2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4.50m,首层层高5.60m,二层以上为标准层,层高4.20m。施工总承包单位A公司,成立了工程项目部,任命甲为项目经理,乙为技术负责人。主体结构施工选择B公司作为劳务分包,并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
主体结构施工至二层时,工程项目部组织搭设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由乙组织编制了悬挑式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编制完成后,由甲审核签字并报送监理单位审查后实施。方案规定每5层悬挑一次。在施工过程中,B公司从其他工程项目抽调1个木工班组进行脚手架搭设,工程项目部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该木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后安排施工作业,工程项目部按规定组织了验收。
为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工程项目部采取了如下安全防护措施:①主体结构临边设置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为2000m;②短边长度大于1500m的水平洞口仅设置防护栏杆;③短边长度小于1500mm的水平洞口设置固定盖板,满足承载力要求;④电梯井口设置高度为1200m的防护门,悬挂安全标志,并设置挡脚板,⑤电梯井道内每隔三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
工程项目部同时还编制了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组织了应急演练,并对演练资料进行了归档。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工程项目部在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悬挑式钢管脚手架验收时应参加的人员有哪些?
3.施工现场在预防高处坠落事故所采取的措施中存在哪些错误?并说明正确做法。
4.工程项目部高处坠落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归档的资料有哪些?
" href="https://www.zkjan.com/test/item/real16303.html">案例3
某医院门诊楼新建工程,建筑面积8700m2,地下3层,地上2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4.50m,首层层高5.60m,二层以上为标准层,层高4.20m。施工总承包单位A公司,成立了工程项目部,任命甲为项目经理,乙为技术负责人。主体结构施工选择B公司作为劳务分包,并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
主体结构施工至二层时,工程项目部组织搭设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由乙组织编制了悬挑式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编制完成后,由甲审核签字并报送监理单位审查后实施。方案规定每5层悬挑一次。在施工过程中,B公司从其他工程项目抽调1个木工班组进行脚手架搭设,工程项目部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该木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后安排施工作业,工程项目部按规定组织了验收。
为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工程项目部采取了如下安全防护措施:①主体结构临边设置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为2000m;②短边长度大于1500m的水平洞口仅设置防护栏杆;③短边长度小于1500mm的水平洞口设置固定盖板,满足承载力要求;④电梯井口设置高度为1200m的防护门,悬挂安全标志,并设置挡脚板,⑤电梯井道内每隔三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
工程项目部同时还编制了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组织了应急演练,并对演练资料进行了归档。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工程项目部在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悬挑式钢管脚手架验收时应参加的人员有哪些?
3.施工现场在预防高处坠落事故所采取的措施中存在哪些错误?并说明正确做法。
4.工程项目部高处坠落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归档的资料有哪些?
某建筑公司承接某城市环境治理工程,新建一条污水管线,工程合同额3600万元。该公司组建工程项目部,因工程量较小,未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施工员兼职安全员。
2019年7月20日,工程项目部完成了新建污水管线的施工任务。在新建污水管线与原污水管线连通过程中,劳务分包单位负责人甲在未报工程顸目部批准、未对井下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的情况下,安排乙、丙两名作业人员到新建污水管线接头的检查井内拆除临时封堵挡墙。乙、丙两人未接受专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并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乙下到井底进行封堵挡墙拆除作业,丙负责井上看护。5min后,丙通过对讲机呼叫,但未获得乙回应。丙在向周边作业人员丁呼救后,即下井查看,很快晕倒在井内。丁在报告甲后,立即下井施救,也晕倒在并内。甲赶到现场后,阻止其他人员继续下井,并拨119、120救援电话。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救出井下3名作业人员,经医生抢救无效死亡。
经专业机构对井内进行气体检测分析,发现原污水管线的污水流入新建污水管线检查井内,硫化氢和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
事故发生后,该建筑公司按规定进行上报并成立事故善后小组,安抚遇难人员家属,进行赔偿和事故处理。经统计,人身伤亡赔偿费用平均每人85万元,抢救费用共5万元,对现场全体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费用5000元,停工损失60万元,缴纳事故罚款3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起事故的类别和等级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计算该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工程项目部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的内容应有哪些?
4.分析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5.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哪些?
" href="https://www.zkjan.com/test/item/real16304.html">案例4
某建筑公司承接某城市环境治理工程,新建一条污水管线,工程合同额3600万元。该公司组建工程项目部,因工程量较小,未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施工员兼职安全员。
2019年7月20日,工程项目部完成了新建污水管线的施工任务。在新建污水管线与原污水管线连通过程中,劳务分包单位负责人甲在未报工程顸目部批准、未对井下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的情况下,安排乙、丙两名作业人员到新建污水管线接头的检查井内拆除临时封堵挡墙。乙、丙两人未接受专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并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乙下到井底进行封堵挡墙拆除作业,丙负责井上看护。5min后,丙通过对讲机呼叫,但未获得乙回应。丙在向周边作业人员丁呼救后,即下井查看,很快晕倒在井内。丁在报告甲后,立即下井施救,也晕倒在并内。甲赶到现场后,阻止其他人员继续下井,并拨119、120救援电话。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救出井下3名作业人员,经医生抢救无效死亡。
经专业机构对井内进行气体检测分析,发现原污水管线的污水流入新建污水管线检查井内,硫化氢和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
事故发生后,该建筑公司按规定进行上报并成立事故善后小组,安抚遇难人员家属,进行赔偿和事故处理。经统计,人身伤亡赔偿费用平均每人85万元,抢救费用共5万元,对现场全体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费用5000元,停工损失60万元,缴纳事故罚款3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起事故的类别和等级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计算该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工程项目部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的内容应有哪些?
4.分析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5.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