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图片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第三章考点: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

2025-04-16 07:13:13 阅读:86
内容摘要
在备考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科目时,“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这一考点需掌握锅炉事故、压力容器事故、压力管道事故、起重机械事故、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客运索道事故等内容。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考点: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一、锅炉事故1、理想状态下的锅炉,上水量等于出汽量,保持水位平衡。2、锅炉应保证内部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强制再循环,防止体系(汽包、省煤器)过热。3、省煤器设置在烟道内,利

在备考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科目时,“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这一考点需掌握锅炉事故、压力容器事故、压力管道事故、起重机械事故、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客运索道事故等内容。

注安考试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考点: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

一、锅炉事故

1、理想状态下的锅炉,上水量等于出汽量,保持水位平衡。

2、锅炉应保证内部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强制再循环,防止体系(汽包、省煤器)过热。

3、省煤器设置在烟道内,利用废热烟气给体系进行初次加温。

4、所有事故处置均应减弱燃烧

5、锅炉的启动、停炉及事故操作关键词—,上水速度、进气速度、阀门启闭速度、升温降温和升压降压速度。

6、过热器设置在炉膛燃烧最剧烈的位置利用火焰针对体系内的蒸汽进行二次加热,正常状态下过热器内部没有水(有水排水)。

7、非必要条件,不会紧急停炉

2.缺水事故★★★★

1)锅炉缺水的后果

锅炉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刻度线时,形成锅炉缺水事故。锅炉缺水时,表内发白发亮。缺水发生后,低水位警报器动作并发出警报,过热蒸汽温度升高,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蒸汽流量

严重缺水会使锅炉蒸发受热面管子过热变形甚至烧塌,胀口渗漏,胀管脱落,受热面钢材过热或过烧,降低或丧失承载能力,管子爆破,炉墙损坏

锅炉缺水处理不当,会导致锅炉爆炸。

2)常见的锅炉缺水原因

(1)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严;或者操作人员擅离职守,放弃了对水位及其他仪表的监视。

(2)水位表故障造成假水位,而操作人员未及时发现。

(3)水位报警器或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而又未及时发现。

(4)给水设备或给水管路故障,无法给水或水量不足。

(5)操作人员排污后忘记关排污阀,或者排污阀泄漏。

(6)水冷壁、对流管束或省煤器管子爆破漏水

3)锅炉缺水的处理

首先判断:轻微缺水、严重缺水,然后酌情予以不同的处理

叫水”操作方法:打开水位表的放水旋塞冲洗汽连管及水连管,关闭水位表的汽连接管旋塞,关闭放水旋塞。水位表中有水位出现,则为轻微缺水。水位表中无水位出现,说明属于严重缺水

轻微缺水时,可以立即向锅炉上水,使水位恢复正常。如果上水后水位仍不能恢复正常,应立即停炉检查(实际上是泄漏)。

严重缺水时,必须紧急停炉。

未判定缺水程度或者已判定属于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严禁给锅炉上水,以免造成锅炉爆炸事故。

“叫水”操作一般只适用于相对容水量较大的小型锅炉,不适用于相对容水量很小的电站锅炉或其他锅炉。

相对容水量小的电站锅炉或其他锅炉,一旦发现缺水应立即停炉

3.满水事故★★★★

1)锅炉满水的后果

锅炉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安全水位刻度线的现象,称为锅炉满水。锅炉满水时,水位表内也看不到水位,但表内发暗,这是满水与缺水的重要区别

满水发生后,高水位报警器动作并发出警报,过热蒸汽温度降低,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严重满水时,锅水可进入蒸汽管道和过热器,造成水击及过热器结垢

3)锅炉满水的处理

发现锅炉满水后,应冲洗水位表,检查水位表有无故障;确认满水,立即关闭给水阀停止向锅炉上水,启用省煤器再循环管路,减弱燃烧,开启排污阀及过热器、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待水位恢复正常后,关闭排污阀及各疏水阀。满水事故发生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置仍不能恢复正常,应立即停炉检查。

4.汽水共腾

1)汽水共腾的后果

汽水共同升起,产生大量泡沫并上下波动翻腾的现象。

发生汽水共腾时,水位表内也出现泡沫,水位急剧波动,汽水界线难以分清(水进入过热器);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严重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击

2)形成汽水共腾原因

(1)锅水品质太差

(2)负荷增加压力降低过快

3)汽水共腾的处理

发现汽水共腾时,应减弱燃烧力度,降低负荷,关小主汽阀

加强蒸汽管道和过热器的疏水全开连续排污阀,并打开定期排污阀放水,同时上水,以改善锅水品质;待水质改善、水位清晰时,可逐渐恢复正常运行。

5.锅炉爆管★★★

1)爆管后果

炉管爆破指锅炉蒸发受热面管子在运行中爆破,包括水冷壁、对流管束管子爆破。炉管爆破时,往往能听到爆破声,随之水位降低,蒸汽及给水压力下降,炉膛或烟道中有汽水喷出的声响,负压减小,燃烧不稳定,给水流量明显地大于蒸汽流量

3)爆管处理

炉管爆破时,通常必须紧急停炉修理

6.省煤器损坏★★★

1)省煤器损坏的后果

省煤器损坏时,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严重时,锅炉水位下降,过热蒸汽温度上升;省煤器烟道内有异常声响,烟道潮湿或漏水,排烟温度下降,烟气阻力增大,引风机电流增大

3)省煤器损坏处理

省煤器损坏时,如能经直接上水管给锅炉上水(可分式省煤器),并使烟气经旁通烟道流出,则可不停炉进行省煤器修理,否则必须停炉进行修理。

(二)保护接零(TN系统)

字母T表示中性点接地,字母N表示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N点)之间连接

当设备某相带电体碰连设备外壳时,形成该相对保护零线的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迅速动作,从而将故障部分断开电源,消除电击危险

TN系统分为TN-S(分)、TN-C(合)-S(分)、TN-C(合)

识图类—IT系统三根线、TT系统四根线(设备外壳接地,向下)TN-S系统五根线、TN-C-S先四线后五线、TN-C系统四根线(设备外壳接零,向上)。

TN-S是保护零线与中性线完全分开的系统,用于爆炸危险,或火灾危险性较大,或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

TN-C-S前一段保护零线与中性线共用,后一段分开的系统,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非生产性楼房(住宅及公共建筑)。

TN-C保护零线与中性线完全共用的系统,无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不大、用电设备较少、用电线路简单且安全条件较好的场所

为了实现保护接零要求,可以采用一般过电流保护装置或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

在接零系统中,对于配电线路或仅供给固定式电气设备的线路,故障持续时间不宜超过5s;

对于供给手持式电动工具、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线路或插座回路,电压220V者故障持续时间不应超过0.4s,380V者不应超过0.2s

4.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指PE线和PEN线上除工作接地以外其他点的再次接地

(1)减轻零线断开或接触不良时电击的危险性。

(2)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

(3)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

(4)缩短漏电故障持续时间。

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

(1)IT、TT和TN系统的简称,均属于沿电流方向依次表示中性点(配电网)的连接形式和设备外壳的连接形式。(接地—T、不接地—I、接零—N)

(2)所有配电网均设置有短路保护装置,切断短路回路。

(3)IT系统的不强制要求增设漏电保护装置切断故障回路,用于故障状态下需持续供电的供电回路,即使设置也仅用作报警因此采用报警型漏电保护装置

(4)IT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设备外壳的低电阻接地

(5)TT和TN系统不能将故障电压降至安全电压,依靠漏电保护装置切断故障回路,漏电保护装置采用切断型漏电保护装置

(6)TT系统的单相触电危险性较IT系统的危险性更大,但是优点是不需要设置变压器就能保证小型用电设备持续供电、过电压防护性能好

(7)TN系统分为TN-S、TN-C-S、TN-C不同供电应用形式,其中C代表合(共用)、S代表分(独立)

(8)识图类—IT系统三根线(三角连接)、TT系统四根线(星形连接、设备外壳接地,向下)TN-S系统五根线、TN-C-S先四线后五线、TN-C系统四根线(设备外壳接零,向上)

(9)TN-S适用于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安全要求高及临时用电环境TN-C适用于用电设备简单、安全要求不高的用电环境;TN-C-S系统适用于一般的非生产性楼房

二、压力容器事故★★★

(1)压力容器发生超压超温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对于反应容器停止进料;对于无毒非易燃介质,要打开放空管排汽;对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要打开放空管,将介质通过接管排至安全地点

(2)如果属超温引起的超压,还要通过水喷淋冷却以降温

(3)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时,马上切断进料阀门及泄漏处前端阀门

(4)压力容器本体泄漏或第一道阀门泄漏时,要根据容器、介质不同使用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进行堵漏

(5)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并防止静电产生

压力容器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1)冲击波及其破坏作用

(2)爆破碎片的破坏作用

(3)介质伤害,有毒介质的毒害和高温蒸汽的烫伤。

(4)二次爆炸及燃烧危害

(5)压力容器快开门事故危害。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开关盖频繁,在容器泄压未尽前或带压下打开端盖,以及端盖未完全闭合就升压,极易造成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2.压力容器泄漏事故及危害★★★

使用过程中,发生下列现象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停止容器的运行:

超温、超压、超负荷时,采取措施后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⑦压力容器液位超过规定,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④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⑤发生火灾、撞击等直接威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情况;⑧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②容器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等现象;③安全附件失效充装过量

关键词应试:不能得到控制、威胁运行安全

裂纹、鼓包、变形;失效;过量

三、压力管道事故★★★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和人员:

(1)介质压力、温度超过材料允许使用范围且采取措施后仍不见效;(2)管道及管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泄漏或异常振动、声响等;(3)安全保护装置失效;

(4)发生火灾等事故且直接威胁正常安全运行;

(5)管道的阀门及监控装置失灵,危及运行。

关键词应试:不能得到控制、威胁运行安全

裂纹、鼓包、变形;失效;过量

在管道出现泄漏点时,尤其是较高压力的可燃气体管道泄漏时,应迅速关断管道上的阀门,并应立即采取措施对泄漏点进行紧急处理。带压堵漏技术可以在保持生产运行连续进行的情况下,将泄漏部位密封止漏。

因为带压堵漏的特殊性,以下紧急情况不能采取带压堵漏技术

(1)毒性极大的介质管道。

(2)管道受压元件因裂纹而产生泄漏。

(3)管道腐蚀、冲刷壁厚状况不清。

(4)由于介质泄漏使螺栓承受高于设计使用温度的管道。

(5)泄漏特别严重,压力高、介质易燃易爆或有腐蚀性的管道。

(6)现场安全措施不符合要求的管道。

四、起重机械事故★★★

1.重物坠落事故

1)脱绳事故

重物从捆绑的吊装绳索中脱落溃散发生的伤亡毁坏事故。

主要原因有:重物的捆绑方法与要领不当;吊装重心选择不当,造成偏载起吊或吊装中心不稳;吊载遭到碰撞、冲击而摇摆不定,造成重物失落等。

3)断绳事故

起升绳和吊装绳因破断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

起升绳破断的原因有:超载起吊拉断钢丝绳;起升限位开关失灵造成过卷拉断钢丝绳;斜吊、斜拉造成乱绳挤伤切断钢丝绳;钢丝绳因长期使用又缺乏维护保养,造成疲劳变形、磨损损伤;达到或超过报废标准仍然使用等。

吊装绳破断的原因有:吊钩上吊装绳夹角太大(> 120°),使吊装绳上的拉力超过极限值而拉断;吊装钢丝绳品种规格选择不当,或仍使用已达到报废标准的钢丝绳捆绑吊装重物,造成吊装绳破断;吊装绳与重物之间接触处无垫片等保护措施,造成棱角割断钢丝绳。

每根起升钢丝绳两端固定;钢丝绳在卷筒上的极限安全圈是否能保证在2圈以上,是否有下降限位保护,钢丝绳在卷筒装置上的压板固定及楔块固定是否安全可靠。另外,钢丝绳脱槽(脱离卷筒绳槽)或脱轮(脱离滑轮),也会造成失落事故。

2)脱钩事故

造成脱钩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吊钩缺少护钩装置护钩保护装置机能失效;吊装方法不当,吊钩钩口变形引起开口过大等。

4)吊钩断裂事故

吊钩断裂事故是指吊钩断裂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

造成吊钩断裂事故的原因有吊钩材质有缺陷;吊钩因长期磨损,使断面减小却仍然使用或经常超载使用,造成疲劳断裂

经典习题

接地保护是防止间接接触触电技术措施。关于接地保护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

A.IT系统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

B.TT系统适用于星形连接的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配电网

C.TT系统适用于三角形连接的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配电网

D.TT系统中装设能自动切断漏电故障线路的漏电保护装置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TT系统适用于星形连接的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配电网。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开关盖操作频繁,在容器泄压未尽前或带压下打开端盖、端盖未完全闭合就进行升压等操作,极易造成事故。因此,在设计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时,应当设置安全联锁装置。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在设计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联锁装置时,应满足的要求有(  )。

A.当压力容器超温超压时,同步报警

B.当压力容器超温时,紧急切断物料供应

C.当开门达到规定关闭部位时,方能升压运行

D.当压力容器超压时,安全泄放容器内介质

E.当与压力容器的压力完全释放后,方能打开快开门


参考答案:CE
参考解析:

压力容器快开门事故危害。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开关盖频繁,在容器泄压未尽前或带压下打开端盖,以及端盖未完全闭合就升压,极易造成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活动图片
 上一篇
2025年注安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试题每日一练(4.15)
下一篇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第三章考点:锅炉安全技术
相关资讯
版权所有©2006-2025中科建安(北京)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www.zkj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许可证:京B2-20242178 ICP备案: 京ICP备2022020722号-2   SiteMap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