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861,即《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是我国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类与编码的重要国家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的详细解读:
一、gb/t13861标准概述
标准编号:GB/T 13861
标准名称:《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发布与实施:该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自某一特定日期(如2022年10月1日,针对GB/T 13861-2022版本)起正式实施。
目的与意义:标准的制定旨在科学、系统地分类和编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预防、职业健康监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健康保障。
二、gb/t13861标准内容
GB/T 13861标准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大类,并分别给出了详细的分类和代码:
人的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等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伤、病期等)、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等)、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等)等。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指挥错误(违章指挥、指挥失误等)、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等)、监护失误等。
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等)、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不当等)、电伤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等)、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等)、振动伤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等)、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等)、非电离辐射(紫外、激光等)、运动物伤害(抛射物、飞溅物等)等。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液体、固体等)、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液体、固体等)、腐蚀性物质等。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等)、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等。
环境因素:
室内作业环境不良:如地面滑、作业场所狭窄、杂乱、照明不良等。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如恶劣气候、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狭窄、杂乱等。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如隧道/矿井顶面缺陷、地下空气不良等。
其他环境不良:如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等。
管理因素:
如职业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制未落实、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规范等)、职业卫生安全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包括职业健康体检及其档案管理等不完善)等。